返回顶部
首页 新闻资讯 部门概况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在线服务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 »  新闻资讯  »  县市动态

助力乡村振兴锦屏“警”上添花

  • 2025
  • 05/22
  • 浏览量
  • 0次
  • 字体
  • 分享

绿树掩映着整洁如画的村寨,和风送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……展开锦屏县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,处处洋溢着政通人和、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。

村稳基础牢、百业兴旺、社会安定。近年来,锦屏县公安局立足乡村振兴,积极探索构建“科技引领、警民融合、打防联动、共建共治”的新型乡村警务模式,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强有力的警务保障。2024年以来,锦屏县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6.35%,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1.11%,纠纷警情同比下降21.56%,农村区域盗窃类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8.38%,抢劫和抢夺(简称“两抢”)类警情连续五年“零接报”,连续118个月无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命案,群众安全感位居全州首位。

“所警”变“村警”警民同心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

“乡村振兴,离不开平安护航。”从过去“名不见经传”到获得“全国文明村镇”“国家生态家园示范村”称号,入选“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、入选贵州“第二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”,先后获得贵州省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”“贵州十佳美丽乡村”“最适宜人居乡村”等荣誉的锦屏县敦寨镇雷屯村党支部书记龙淮远深有感触地说。

盛夏时节,雷屯村绿草成茵的沙洲,令人心旷神怡,特色水产、农家养殖、果园采摘也是雷屯村的特色,这里还有自助烧烤场、农家乐等休闲娱乐场所,这里能“一站式”体验现代休闲养生。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,与日俱增的客流车流让社区民警刘晓霞“放心不下”。每天天一亮,她就带着辅警来到村里,组织社区警务助理、网格员、村干部、平安志愿者开展巡逻防范、交通疏导、宣传提醒和纠纷调处。“刘晓霞不仅是我们派出所的一位民警,同时也是我们村的村警,我们有事就找她解决。”从“所警”变成“村警”,警务融入村务激活了社会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给村民们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
近年来,锦屏县公安局落实2位民警驻村任第一书记,2位民警任驻村干部,3位民警任驻村指导员,157位民警和职工进村包户,大力推动警网深度融合,建立突出问题联治、矛盾纠纷联调、社会治安联防、重点工作联动、服务管理联抓、基层平安联创、基层法治联建的“七联”机制,有效提升了共建共治效能,让乡村群众真正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。

“新技术”加“老传统”智慧警务激发平安乡村新动能

“我们在这里住得既安全又舒心。”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的王女士对辖区治安环境特别满意。近年来,锦屏县大力推进“天网工程”“雪亮工程”和人脸识别卡口等智慧安防进乡村建设,辖区村寨各类案件大幅下降,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持续攀升。

搭乘乡村振兴建设“快车”,锦屏县公安局积极推进情指一体化建设,在农村道路、关键点位、人员密集区域建有高清视频监控,整合社会监控资源汇聚至公安局情指中心,助力风险化解、案件打防和安全监管效能提升。目前,锦屏县公安局利用信息化手段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占比已超过六成,案件侦破时间缩短近一半。为风险精准“画像”,让乡村振兴和平安建设更有保障。

“有了‘新技术’,也不能丢掉‘老传统’,群防群治才能长治久安。”锦屏县副县长、公安局长李作维表示。锦屏县公安局隆里派出所华寨村警务室,将警务室工作融入当地民风民俗,探索村民自治,与村支两委研究出台村规民约,实行村民自治、民主管理。通过多次酝酿讨论,以村支两委牵头、驻村警务室民警协助把关、村民捺手印认可的“华寨村民自治合约”颁布实施。为使“合约”能管用、有效执行,警务室民警指导成立以村治保会成员为主体的“劝和组”,“劝和组”成员均为村中懂法律法规、能说会道、能唱当地民歌的村民组成,“劝和组”在村支两委的领导和警务室民警的指导下,负责“合约”的执行,谁家有矛盾纠纷,劝和组人员就到谁家去放“劝和炮”,挂“劝和匾”,吃“劝和饭”,唱“劝和歌”,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在和谐的气氛中,化解矛盾,促进了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。通过村民自治管理,华寨村实现无刑事案件、治安案件,无吸毒人员和邪教人员,无火警、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,可谓“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”,实现了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、矛盾不上交”的目标。先后被黔东南州委命名为“五好基层党组织”,贵州省文明委授予“十佳和谐村寨”,被评为全国“巾帼建功先进集体”,被国务院授予“少数民族团结示范村”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“少数民族社区学习”重点村。

目前,锦屏县115个村在派出所的指导下,依托村支两委,均组建了集人民调解员、治安信息员、法治宣传员、交通安全员、义务防消员、抢险救灾员“六员”为一体的多功能巡防调处治保组织。群众积极开展联户联防、联村联防、邻里守望等多种形式的“平安守护”行动,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。辖区乡村呈现了刑事案件发案逐年减少,矛盾纠纷案件逐年减少,可防性案件逐年减少的“三减少”态势。

“进村巡访”加“指尖服务”惠民举措添彩百姓幸福生活

在锦屏县的田间地头、房前屋后,随时可见民辅警巡访就地化解矛盾、法律宣传、上门服务的身影。“农村病残孤老幼等人群数量大、外出办事不方便,通过实行‘进村巡访’把服务送到他们身边。”锦屏县公安局启蒙派出所所长吴德智说,“进村巡访配合警务通和‘贵警110’等平台的应用,警务工作更高效,服务群众也更加方便快捷。”

针对农村地区群众出行和道路交通特点,锦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和派出所联合推行民警赶集制度,通过送电影下乡村赶集、流动宣传车下乡村赶集、大喇叭广播下乡村赶集和摩托车驾考到乡村等多种形式开展“美丽乡村行”宣传服务行动,围绕治安防范、禁毒、防交通事故、防电信诈骗和消防安全等开展巡回宣传活动及驾考就近服务。2024年来,已开展巡回宣传活动280余场次,受教育群众达50余万人次,乡村驾考服务群众1400多人。全县农村地区涉农用运输车、摩托车事故数分别同比下降53.33%和32.47%。

在民警“进村巡访”“面对面”服务群众的基础上,锦屏公安局还积极拓展网上警务“键对键”联系渠道,通过建立警民微信服务群开展法治宣传、业务咨询、提醒告知、安全防范等工作。

民有所呼,警有所应。锦屏公安顺应时代发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,用“指尖警务”联通千家万户,将一个个平安微信群打造成一个个线上警务平台,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。2025年5月14日11时30分,一场暴风雨袭来,锦屏县平略镇打岩塘村公路上的一棵巨大枯木,被风吹倒横在公路上,给当地群众和过往行人造成不便。因当前村寨大部分青壮年均外出务工,村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人员留守,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,便通过警民微信服务群,向锦屏县公安局平略派出所民警求助,民辅警快速赶到在风雨中及时将枯木移出公路,得到当地群众和过往行人的纷纷赞许。

2025年截至目前,锦屏县公安局警民微信服务群直接覆盖群众10万多人,累计线上服务群众3.5万余人次,及时劝阻5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,避免群众财产损失650余万元。


版权所有:黔东南州公安局 主办单位:黔东南州公安局 中文域名:黔东南州公安局.政务

联系方式:0855-8512262 网站标识码:5226000031 ICP备案号:黔ICP备18007115号

贵公网安备 52260102556279号 技术支持: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

(建议使用Google、firefox、IE9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)